这场表演可不只是唱歌那么简单。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节气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他们唱到“秋分”时,舞台上还有小朋友挥舞着麦穗,模仿农民收割的动作。台下的老师和同学都看呆了,掌声哗哗响!这表演不光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让他们知道了节气和生活的关系。比如,秋分一到,农民伯伯就开始忙着收粮食,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冬的食物。
这场“四季课程”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校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日历上的名字,它还告诉人们什么时候种田、什么时候收割。老师在活动前还特意给孩子们讲了节气的故事,比如“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农民要赶紧收庄稼。这些知识,孩子们以前可能听都没听过,现在却记得牢牢的。
这场活动不光让孩子们开心,也让家长们觉得特别有意义。一位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平时都忙着上课、写作业,哪有机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学校搞这样的活动,既好玩又有教育意义,孩子回来跟我说,秋分要吃南瓜,我都觉得挺新鲜!”确实,孩子们通过表演和手工,记住了节气的名字,也明白了它们背后的含义。这比光看书本强多了。
说起这场活动的规模,可一点不小。据学校统计,全校800多个学生都参与了表演或手工活动,老师们也全员出动,忙着策划、排练。活动当天,操场上摆满了展示板,上面全是孩子们的手工作品。从南瓜灯到剪纸树叶,每一件都透着孩子们的用心。学校还特意请了专业的视频团队,把活动全程录下来,准备做成节目让更多人看到。
这场活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得特别好。学校不光让孩子们唱歌、表演,还安排了“体验课”。比如,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模拟古代农民收割庄稼,拿着道具镰刀,学着割稻子。虽然是假的,但孩子们干得可起劲了!有个小男孩说:“我以前以为米是大超市里买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这话听着简单,却让人觉得这活动真没白搞。
这场活动还有个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热情。每个小朋友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忙着排练,有的忙着做道具,还有的忙着帮同学化妆。老师说,有个小女孩为了表演好《二十四节气歌》,在家练了好几天,连她爸妈都会唱了!这不光是孩子们的努力,也是学校用心教育的结果。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
活动当天,校园里到处是笑声和掌声。孩子们的小脸蛋红扑扑的,老师们忙得满头大汗,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传统文化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远。它就在孩子们的歌声里,在他们的手工里,在他们的笑脸里。只要用心去感受,传统文化就能活起来,变成每个人都能触摸的温暖。
这场活动,也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学校在传承文化上的努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新城小学南校区,用一场简单的开幕式,把传统文化带进了孩子们的世界。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也让家长们觉得安心。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聪明又懂得根在哪里呢?
盛鹏配资-盛鹏配资官网-配资网上配资-老牌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