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一家银行柜台前,一名中年妇女神色焦急且有些气愤地与工作人员交涉。她原本以为带着自己和儿子的户口本、身份证到银行,帮未成年儿子从账户里取一千块钱会很容易。签字画押并输入正确的银行卡密码后,女子却被告知无法取钱——必须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我儿是我儿”。

女子感到不解,认为手里的身份证和正确输入的密码已经足够说明问题。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儿子是未成年人,为了保证其账户财产安全,还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明或监护人证明。

类似的情况在2015年的北京朝阳区也发生过。陈女士去中国银行想给5岁的儿子办一个账户,尽管带来了集体户口、出生证明和自己的身份证,但银行仍然表示不能办理。原因在于陈女士的集体户口无法体现她和儿子的关系,而银行也不认可出生证明作为法律文书。

不少网友对这种现象非常反感,认为银行总是喜欢设门槛,老百姓取个钱越来越难。然而,银行要求提供监护关系证明是有其合规考量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通常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银行交易需由监护人代理完成。曾经有过父亲偷偷取走未成年儿子账户里的钱最终闹上法庭的案例,因此银行设置了更多门槛以确保未成年人账户的安全。

这位母亲之所以感到愤怒和不理解,是因为类似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有时银行索要的“证明材料”让人跑断腿也难以获得。银行、派出所、医院等单位之间缺乏有效连通机制,最终遭罪的还是老百姓自己。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也显得有些为难,夹在法规和客户需求之间。这样的问题虽然不是个例,但解决起来却并不容易。
盛鹏配资-盛鹏配资官网-配资网上配资-老牌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