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营业收入211.57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明显放缓
净利润93.28亿元,同比增长3.81%,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资产总额22,518.54亿元,同比增长11.82%,规模扩张持续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息差承压明显:
净利差1.37%,较上年同期下降20个基点
净利息收益率1.55%,同比下降25个基点
利息净收入145.30亿元,同比下降1.06%
资产质量稳定:
不良贷款率0.9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89.94%,风险缓冲能力充足
逾期贷款余额133.46亿元,较年初增加6.88亿元
资产结构优化: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1,0710.74亿元,较年初增长9.81%
公司贷款占比71%,其中公用事业贷款占比21%居首位
制造业贷款占比13%,显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治理层变动频繁:
董事长严琛于7月30日辞任,董事会人数降至13名
非执行董事趙宗仁于7月14日辞任
目前董事会人数不符合章程要求的15-19名规定
业务亮点突出:
供应链金融投放较去年同期增长64.53%
跨境结算量88.70亿美元,同比上涨47.82%
科技贷款余额达2,017.94亿元,增幅19.57%
绿色信贷余额1,444.68亿元,增幅35.63%
资本充实度改善:
发行债券规模3,248.04亿元,其中新增科创债50亿元
同业存单余额2,284.4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
永续债余额200亿元,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充实
股息分配情况:
2024年度现金股利每股0.21元(含税),合计分配29.17亿元
较上年同期每股0.146元大幅提升44%
永续债债息支付8.7亿元,资本成本控制合理
市场风险管理加强:
利率敏感度缺口总额1,377.77亿元,较年末基本持平
外币净敞口不重大,美元净空头10.49亿元,欧元净多头16.98亿元
流动性比例人民币114.40%,外币70.19%,符合监管要求
关联交易管控规范:
关联自然人授信余额1.13亿元,主要为个人住房及消费贷款
关联自然人其他关联交易金额3.79亿元,均为一般关联交易
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管理关联交易,交易类型以个人银行业务为主
发展战略:
深化省属企业合作,加强投资银行业务协同
推进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服务实体经济
未来关注:
息差压力下的盈利能力维持
治理层变动对经营稳定性的影响
特色业务能否形成新的增长点
数字化转型成效
规模扩张掩盖不了盈利困境
徽商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呈现出典型的"增量不增收"特征。资产总额突破2.25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82%,但营业收入增速仅为2.25%,反映出银行业普遍面临的规模效应递减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56亿元,这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并不意外,但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值得深究。尽管规模增长贡献了23.59亿元利息净收入增量,但利率变动却拖累了25.15亿元,净效应为负,凸显了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三低"挑战——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率。
贷款结构显现实体经济导向
从最新披露的贷款结构数据看,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1,0710.74亿元,较年初的9,759.49亿元增长9.81%。其中公司贷款占比71%,零售贷款占比29%,结构相对稳定。
在公司贷款中,公用事业贷款占比21%居首位,制造业贷款占比13%,商业及服务业贷款占比14%。这一结构体现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也暴露出对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依赖度较高的特征。
零售贷款中住房抵押贷款占主体,值得注意的是,个人贷款不良率1.52%,高于公司贷款的0.84%,消费信贷风险压力值得关注。
治理层动荡加剧经营挑战
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刻,徽商银行治理层却出现密集变动。董事长严琛于2025年7月30日突然辞任,非执行董事趙宗仁也于7月14日离职。目前董事会成员仅13名,不符合章程规定的15-19名要求。
这种高层变动的频繁程度令人担忧。在银行业面临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领导层的稳定性对于战略执行和市场信心至关重要。虽然银行已安排执行董事孔慶龍代履董事會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职责,但临时性安排难以替代正式的治理架构。
息差收窄趋势难以逆转
最令投资者担忧的是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的持续下滑。净利差1.37%,较上年同期下降20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1.55%,同比下降25个基点。这一趋势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短期内难以改善。
从利率敏感性分析看,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敞口较为显著。一个月内利率敏感度缺口为负2,126.75亿元,三至十二个月为正1,920.19亿元,显示出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如果各币种收益率曲线向上平移100个基点,预计净利息收入将增加1.94亿元;向下平移则减少相同数额。
风险管控面临新挑战
虽然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98%的较低水平,但逾期贷款余额133.46亿元,较年初的126.59亿元增加6.88亿元,增幅5.43%,显示潜在风险有所积累。从逾期结构看,逾期3个月以下占38.15%,逾期超过12个月占22.31%。
减值贷款总额117.27亿元,较年初的98.76亿元增加18.51亿元,增幅18.74%,其中公司贷款减值68.62亿元,零售贷款减值48.65亿元。按地区分布,安徽省内减值贷款占比83.98%,预期信用减值准备覆盖率72.78%。
市场风险管控体系完善
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采用多元化的风险计量技术。外汇风险敞口控制良好,美元净空头10.49亿元,欧元净多头16.98亿元,总体外汇净敞口7.37亿元,占净资产比重较小。
流动性管理指标健康,人民币流动性比例114.40%,外币流动性比例70.19%,均符合监管要求。银行通过缺口分析控制期限错配风险,一年期以内流动性缺口较大,主要依靠五年以上长期资产进行匹配。
特色业务成为新亮点
在传统业务承压的背景下,徽商银行的特色业务表现抢眼。供应链金融投放较去年同期增长64.53%,体现了银行在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深耕成效。跨境结算量88.70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47.82%,显示出在服务外贸企业方面的竞争力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贷款余额达2,017.94亿元,较年初净增330.29亿元,增幅19.57%。银行围绕安徽省"三地一区"政策导向,成功发行50亿元科技创新债,为超过4,200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了线上信用贷款支持超12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徽商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布局正在显现成效。
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绿色信贷余额1,444.68亿元,较年初增加379.50亿元,增幅35.63%,成为业务发展的另一大亮点。银行落地安徽省首笔转型贷款,在碳减排贷款投放方面实现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全覆盖,展现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
资本补充渠道多元化
面对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银行积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发行债券总规模达3,248.04亿元,其中2025年新发行科技创新债50亿元、金融债150亿元等多个品种。同业存单余额2,284.4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永续债余额200亿元保持稳定,为其他一级资本提供有力支撑。从资本结构看,银行正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补充体系,为未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关联交易管理规范透明
银行严格按照《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进行关联交易管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关联自然人授信余额1.13亿元,主要为个人住房、个人综合消费循环贷款及信用卡透支等业务;定期存款等其他关联交易金额3.79亿元。这些关联交易均为一般关联交易,体现了银行关联交易管理的规范性。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自然人股东持有或控制的股权均小于5%,无主要自然人股东,这种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助于降低关联交易风险。期内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重大关联交易,涉及与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安徽省能源集团、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等关联方的授信安排,新增授信额度合计超过1,000亿元。
股东回报力度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利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徽商银行大幅提升了对股东的现金回报。2024年度现金股利每股0.21元(含税),较上年同期的0.146元提升44%,合计分配现金股利29.17亿元。这一分红水平体现了银行对未来经营的信心,但也需要平衡资本补充的需要。
同时,银行按期支付永续债债息8.7亿元,包括2023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债息3.8亿元和2019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债息4.9亿元,显示出对各类资本工具投资者的负责态度。
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
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显著。手机银行客户总量达1,158.36万户,同比增长12.63%,月活客户达299.69万户,同比增长14.08%。个人线上互联网贷款余额714.44亿元,较年初增加75.90亿元,增幅11.89%。
对公线上渠道客户总数达43.93万户,交易金额达2.84万亿元,同比增长9.31%。这些数据表明,银行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客户粘性和服务效率得到改善。
投资逻辑重新审视
对于投资者而言,徽商银行当前的投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规模增长的边际效用递减,息差收窄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治理层变动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银行股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未来关注点应聚焦于:银行如何在息差收窄环境下维持合理的ROE水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业务能否形成规模效应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数字化转型能否真正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更重要的是,治理层变动后的新管理团队能否保持战略连续性和执行力。单纯的规模扩张已不足以支撑银行股的投资价值,特色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治理稳定性将成为新的衡量标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盛鹏配资-盛鹏配资官网-配资网上配资-老牌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